工作动态

我院受邀参加2025欧盟-中国极端天气韧性研讨会

由欧盟资助的中欧水资源合作项目组联合荷兰基础设施和水资源管理部共同举办的“EU-CN RESUREXION倡议”之2025年调查研讨会于7月14日-7月17日在京举行,我院受邀参加。生态规划所和数字技术规划中心有关人员参与了交流活动。中欧水资源交流平台建立于2012年,旨在推动中欧在水领域的政策对话、联合研究和商务合作,携手促进全球水治理发展。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加强城市应对极端天气条件的韧性,中欧水资源合作项目组与荷兰基础设施和水资源管理部牵头提出“EU-CN RESUREXION(欧盟-中国 城市及河流应对极端天气多尺度韧性战略)倡议”。2025年调查研讨会正是在此倡议下举办,荷兰基础设施和水资源管理部派专家团队来访,以促进双方在极端天气下城市洪涝风险管理和多尺度韧性提升方面的经验交流。本次活动以北京为典型示范城市,选取温榆河公园、门头沟区斋堂镇沿河口村为不同尺度典型案例,应用三点法海绵城市设计策略(3-Points Sponge Policy approach,3PSPa)分析探讨韧性提升策略。生态规划所所长魏保义、数字技术规划中心主任张晓东对我院基本情况和相关领域工作经验及主要成果做了简要介绍,生态规划所费明龙做了“北京门头沟‘23·7’灾后重建规划工作”的报告,数字技术规划中心绳彤做了“基于ABM的微观山洪风险动态模拟: 以‘23·7’特大暴雨背景下门头沟南新房村为例”的报告。项目团队一同前往门头沟区实地考察、了解“23·7”特大洪水期间受灾和灾后重建情况。院相关人员还参与了3PSPa方法的技术交流和试验应用。一同参加的还有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等技术单位。本次活动得到荷兰驻华大使馆、中国水利部、北京市水务局等的大力支持。通过交流,各方对极端天气挑战和基于韧性提升的应对策略达成深刻共识,共同表示期待后续更加深入和长期的交流合作。

智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