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规合一下的大遗址保护探索——以琉璃河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为例

日期:2024-06-01 09:58:59

一、项目背景

大遗址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实证。琉璃河遗址是西周初期燕国的早期都城所在地,是北京有考古依据的最早城市,是见证北京从边疆小城发展为大国礼乐首都变迁过程的重要实物例证,在北京考古学发展史和首都城市规划建设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琉璃河遗址历经三次大规模考古,初步摸清了遗址的基本面貌。然而,城址区内部仍有75%的区域尚待进一步考古研究,尤其是尚未发现城门、历史道路等判断城址格局的重要要素。2018年,北京市提出“规划建设琉璃河国家考古公园,打造国家申遗后备资源”。受房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委托,我院联合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共同编制完成《琉璃河考古遗址公园规划》。

二、项目特点

针对存在遗址重要考古对象未知的情况,如何讲好琉璃河遗址的故事,破解地下文物保护与土地整治与综合利用的难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成为规划编制重点。为此,项目组将考古计划制定、公园规划和镇域国土空间规划同步联动编制,共绘一张蓝图——即价值引领的目标蓝图、刚弹兼备的底线蓝图、区域发展的功能蓝图。

1. 拓展价值研究方法,突出国家属性,从中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三个层次的研究视角,提升对琉璃河遗址价值的认识。

(1)进一步丰富了琉璃河遗址在我国西周考古史上的价值内涵。综合运用历史学、考古学、地理学等领域研究方法,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功能维度”,突出琉璃河遗址“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山水与城市”的中国早期营城典范,确立了琉璃河遗址作为“中国早期国家治理体系肇建的营城实证”的价值主旨,明确其四大价值特征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例证、中国早期国家治理体系的高度体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根源、北京三千年城市建设的考古实证,尝试回答了琉璃河遗址之于“何以中国、何为中国”的核心问题。

(2)以“燕”为核心明确琉璃河考古遗址公园定位和阐释展示体系,讲好琉璃河遗址的文化故事,引导近期考古研究重点。基于系统认知遗产构成及价值体系,以考古发掘、文献研究和先秦时期城址比较研究为前提,形成“燕国—燕都—燕文化”的价值阐释框架,将考古遗址公园定位为西周时期华北地区早期燕文化展示的窗口,强化其遗址保护、文化展示、区域发展、国际交流四大核心功能。进一步凝练总结为“多元一体、大宗维翰、同声相应、太保墉匽”四大阐释主旨,据此形成“四区(城址区、墓葬区、农林景观区和综合服务区)、三馆(考古展示体验馆、琉璃河遗址博物馆和北京考古博物馆)、一站(北京国际考古工作站)”的功能格局,多维度再现西周燕都生产、生活、政治、军事、祭祀等文化图景。基于遗址价值研究与公园阐释展示的共同目标,考古计划的制定也充分予以协同。

琉璃河考古遗址公园功能格局示意图


2. 创新公园规划编制方法,以“留白式规划”适应考古研究与遗址保护需要,刚弹兼备统筹土地管理和设计引导,建设具有丰富“成长性”的遗址公园。

(1)大处着眼,定格局、框底线、明配套,明确刚性管控要求。为服务大遗址持续开展考古研究的首要目标,预留公园建设优化调整空间,需要灵活处理遗址保护与国土用地的关系。在宏观层面,落实遗址保护和三区三线管控要求,统筹建设空间和非建设空间。将建设用地纳入镇域指标统筹预留管理,探索“供地随考古走”的土地管理制度,为中远期考古成果及具体保护展示工程做好建设用地指标储备。此外做好公园总体展示格局、各类设施建设需求同永久基本农田、百万亩平原造林等生态管控要素的协调对接,形成为遗址公园服务的水、林、田、草系统,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理体系。

(2)小处着手,多选择、全过程、可逆化,提出弹性引导规则。具体设计层面,从展示方式、道路系统、景观植被、服务设施等方面制定菜单式、模块化引导规则,通过组织先秦时期城址格局研究、西周植物考古等专题成果,为遗址公园在不同考古阶段呈现不同面貌提供选择,包括全过程的考古展示方式、主要出入口灵活调整的道路体系、体现四季景致的植被配置方案以及不同规格可预制拼装拆卸的服务设施系统等。

3. 加强镇园协同和区域联动,发挥遗址公园建设带动效应,建设以琉璃河镇为核心的房山文旅融合发展新地标。

(1)充分借鉴国内外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运营经验,“城园共融”促进遗址“活起来”。以考古遗址公园为核心确定琉璃河镇燕都小镇定位,以特色小镇建设加强公园配套服务保障,合理安排配套产业区、综合服务区等。

(2)以考古文博服务为核心,拓宽文化遗产的展示维度和利用深度。加强文化产业引导,促进形成保护、展示、教育、生产、消费的全链条产业链,匹配相关产业空间场景。

(3)统筹兼顾多方发展诉求并保障村民长久利益。加快安置房建设并保障村民产业收入,在强化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出以租代征或土地入股遗址公园运营等方式降低总实施成本,节约集约建设用地资源的规划策略。

琉璃河考古遗址公园效果图

三、实施成效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琉璃河遗址保护既是燕赵大地文化生生不息的实证,也是新时代首都文化保护传承的最佳诠释,只有将遗址的考古要求、土地的保护红线和城乡的发展战略统筹考虑,才能实现新时代新要求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目标。

2021年,琉璃河遗址获评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2022年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依托公园规划,公园片区整体策划及一期建设实施方案已初步形成,确定了3项房山区推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3年度重点任务。让我们共同期待琉璃河遗址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