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04-30 16:52:44
一、项目背景
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是落实首都“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服务党和国家对外工作大局的重要任务。为深入落实《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专项规划》,推动实施《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加强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规划》,按照“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领导小组”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牵头,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实施评价和优化提升指引》,为精准服务首都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深化完善“一核、两轴、多板块”国际交往空间格局,丰富细化国际交往中心功能体系提供了实施指引。
二、项目内容和创新特色
1. 创新构建以时空大数据平台为支撑的国际交往功能空间发展指数评价体系,为动态感知、精准判断国际交往功能的实施特征提供了客观量化的方法支撑。
深化与城市各领域发展深度融合的国际交往中心功能体系,分析国际交往功能特征,提炼关键空间要素,系统搭建时空大数据平台。综合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栅格数据空间分析、标准差标准化等定量分析方法,构建由国际要素集聚度指数、国际交流活跃度指数、城市国际形象魅力指数、国际生活宜居度指数4个一级评价指数、15个二级评价指数组成的“国际交往功能空间发展指数评价体系”,围绕从街区到行政区等多空间尺度,实现对国际交往功能建设情况的精准量化评估和实时动态监测,为指导国际交往功能持续提升提供全面及时的决策支撑。
2. 统筹整体功能建设与微观场所营造双重视角,兼顾定性与定量评价方法,全面评估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的实施成效与主要问题。
拓展国际视野,对比分析“全球城市指数”“全球实力城市指数”等国际城市排名,研判北京的优劣势与长短板;加强功能自评,针对《专项规划》提出的 “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指标体系”,持续跟踪指标实施进度;依托国际交往功能空间发展指数,从国际要素集聚度、国际交流活跃度、城市国际形象魅力、国际生活宜居度四个维度,开展量化对比分析;立足“都”的职责担当与“城”的国际化发展,深入评估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的实施成效与主要问题,为持续支撑城市体检评估、深化提出规划实施指引提供依据。
3. 结合空间板块特征画像,分类精准施策,制定功能提升实施导则和重点地区分类提升指引,为深化完善国际交往功能空间格局提供实施引导策略。
以空间发展指数可视化呈现为主要手段,聚焦“一核、两轴、多板块”国际交往空间格局,多维度绘制空间板块国际交往功能特征画像,挖掘不同空间板块的国际交往资源禀赋和特色发展优势。充分衔接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近期重点项目布局和城市各领域国际化发展要求,针对国际交往功能提升重点方向、功能布局优化、重要功能设施建设、特色空间营造、国际化服务提升等方面,形成功能提升实施导则和重点地区分类提升指引,为推动开展国际交往功能重点区域的规划深化工作、保障国际交往重点项目的落地实施提供支撑。
三、规划应用和实施成效
1. 积极应对国际形势新变局,兼顾全局性判断与精细化指导,通过搭建国际交往功能要素平台,以“指标体系”为抓手,探索国际交往空间发展指数评价方法,聚焦系统性布局引领,优化细化了专项规划提出的功能体系与空间布局,是落实专项规划的重要行动指南与建设指引,形成了指导近期推进国际交往功能建设的“任务书”。
2. 在深入描摹现状空间功能画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紧紧围绕“一核、两轴、多板块”的国际交往空间布局和各自功能定位,对国际交往功能布局优化、重要设施建设、特色空间营造、国际化服务提升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前瞻性的指引要求,为持续指导任务细化落实、推动开展国际交往重要功能区的规划深化工作、保障国际交往重点项目工程方案的落实落地,提供了决策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