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史家胡同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史家胡同24号。博物馆占地1000平方米,设有七个常设展厅、一个临展厅和一个多功能厅,是北京首家胡同博物馆,也是一座承载老北京文化和记忆的社区博物馆。博物馆所在地曾是民国三大才女之一凌叔华的花园宅院,当时这里因经常举办画家名流的聚会而被称为“小姐家的大书房”,博物馆坚持展示厅、会客厅和议事厅的社区博物馆定位。2013年10月,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自2017年3月起,博物馆所属的朝阳门街道办事处邀请战略合作单位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建运营博物馆,共同举办了丰富多彩的规划公众参与和社区培育的项目活动,成为老城保护与社区培育的实践基地,为朝阳门街道的街区更新与社会治理创新工作探索新的机制和路径,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公众参与与创新。目前博物馆已成为老城保护与社区培育的实践基地,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二、运营模式及运营成效通过朝阳门办事处与市规划院运营团队5年多的探索与运营,史家胡同博物馆实现了以下目标:一是通过提升文化活动品质、增强公共空间活力,以吸引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增强社区黏性;二是扩大以博物馆为窗口、平台,吸引社会公众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复兴的关注;三是将博物馆作为规划师扎根的实践基地,助力规划师更便利地宣传规划与保护知识,长期、深入地与街道、社区、居民合作开展街区更新与社区治理工作;四是以博物馆为试点探索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社区公共空间运营模式,为街区的可持续发展找到适宜的路径。史家胡同博物馆是一个优质的社区文化空间,通过街道办事处与市规划院联合共建,有了双赢的效果。对于街道而言,借助社会力量有效利用空间资源为居民提供了高品质的文化服务,增强了社区的粘合度;对于规划院而言,规划师成为在地一员,能更直接宣传规划、倾听居民声音、发现问题,并以展览、活动、工作坊等多种方式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推进规划落实。2017年至今,博物馆累计参观人数超过30万人次,年均接待参观考察团体近150次。史家胡同博物馆策划实施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各类主题展览超过40场,举办各类活动超过500场。通过运营史家胡同博物馆,团队汇聚社会资源、打造社区培育基地、推动和展示系列街区保护更新项目并形成了一系列品牌项目,面向参观者宣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念和成果,开展社区培育工作参与奠定坚实基础。
9月24日上午,2021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规划分会场——未来﹒家园之城市共创展在北京规划展览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从“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宗旨出发,传播城市规划价值,设计赋能城市创新,通过艺术、科普的方式展示城乡规划政策标准、试点经验、制度创新等,反映规划与市民生活居住环境的关系,体现规划工作者在北京城市建设与规划方面的思考与探索。开幕式由本次展览策展人——北规院弘都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槟总规划师主持。主办单位北京城市规划学会邱跃理事长、承办单位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王引总规划师、参展单位代表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杨一帆副总经理先后发言,最后指导单位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党组成员,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石晓冬进行了总结致辞并宣布展览开幕。 许 槟 北规院弘都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规划师 邱 跃 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 王 引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杨一帆 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首席规划师 石晓冬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党组成员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四十余位特邀嘉宾、参展单位代表、主办及承办单位代表参加了开幕式活动并一同参观了展览合影及参观照片本次展览围绕“城市共创”主题,以城市共建、共治、共享为理念,设置“家园共建”“生态共治”“人文共享”“未来共创”四个内容版块,集中展示一百余项特色项目,同时在展览期间观众还可以参与十余项特色主题活动,从不同视角了解城市规划的艺术与价值。
口述史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个人的记忆和感知是地区历史脉络的重要补充也是人与空间、人与社会关系的充分展现。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历史文化日益重视,相关的实践越来越多,并且在城市步入更新与治理时代,针对社区居民开展的口述史工作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蓬勃发展。因为,回想过去,能激起居民对生活的感悟、对家园的认知,因此,口述史采集就是一个汇聚民心、传播理念的过程,能成为街区更新与社区建设工作的敲门砖。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成立后,团队将口述史工作作为激发居民建立家园意识、形成文化自信和行动自觉的重要手段。许多志愿者和机构纷纷加入了该项工作,几年来,针对东四南街区取得了角度各异、形式丰富的成果。如 2014 年,史家胡同居民张屹然因学年论文,采访了史家胡同多户新老居民、史家小学老校长等,形成了一系列文章;2015 年,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的“乡愁北京实践团”,开启了一场以“乡愁”为主题的记忆调查之旅;2017 年,我们在史家胡同博物馆策划了“回家·旧影”展览,展现社区居民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同年,又策划了“京城回眸 - 东四地区老照片”展览,通过历史照片收集老城记忆;2019 年,东四南治理创新平台举办了口述史工作坊,邀请专家教授为社区的社工、在地机构及社会人士进行培训,并形成东四南地区的口述故事小册子。2021年,史家胡同博物馆以六一为契机,组织了胡同居民参加口述史活动,以口述的方式记录几十年前的童年四合院生活。每一个居民,都是一座记忆的宝库,口述史就像是打开宝库的钥匙,帮助我们共同探寻街区乃至整个城市的发展变迁。而采集的过程与成果能促使双方都更深切地关注自己的生活场所和生活状态,并产生推进街区进步的意愿,这也是我们在东四南持续开展此项工作的动力。
城市——人类共同生活繁衍的聚落形态,无论是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还是精神上的,其意义无不在于人们共同的协作。这种协作关系绵延了数以千年,在城市文明大浪的巅峰与低谷之间,潮起潮落,从未止歇。在我们的城市已经进入到全新发展阶段的今天,当我们所期待的美好城市不仅是物质层面的升级更新更是涵盖经济、文化、艺术、生态等诸多方面的全面提升,跨行业、跨地域、跨组织性质的全员参与与协作显得愈发重要。当下我们虽被疫情无奈地隔离,却比以往任何时刻都需要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沟通与互动合作,感知和分享同片天空下的不同思考与探索实践。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与我们的思考,搭建一个致力于推动城市多方共建共治的公共参与平台显得尤为迫切。我们需要一个开放、共享、交融的组织,打破垂直领域的行业壁垒和思维方式,打通条和条、块和块之间的边界,联结规划、建筑、艺术、商业、服务、文化等跨界资源,联动政府、社会、公众等多方力量,让更多的人聚集在一起进行新的系统架构和多元链接,在相互碰撞中持续产生新的成果,未来以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理念推动更多的城市创新与发展。2021年10月8日,以此为初心而建立的北京城市规划学会二级分支机构“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共创专委会”(以下简称为“城市共创专委会”)正式成立,并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举行了成立仪式及系列主题沙龙分享。成立仪式:成立仪式上,我们邀请到了二十余位来自城市规划、建筑、文化、艺术、商业、金融等领域的顶级专家与大咖作为城市共创专委会的专家代表出席了仪式。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的邱跃理事长为城市共创专委会献上了寄语。他表示,共创专委会的宗旨是搭建社会多方共建共治的公共参与平台,推动城市公共空间、公共艺术、公共服务、公共文化等领域的社会创新实践。不囿于传统规划业务范畴,在城市规划、建设、治理、运营、品牌传播等多领域搭建公共参与平台,联结规划、建筑、艺术、商业、服务、文化等跨界资源,联合政府、社会、公众等多方力量,推动社会创新实践,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和治理水平现代化。他强调,城市共创专委会这一平台所要聚集的是跨行业、各阶层的同行伙伴,希望大家能够共同探索未来城市共创的发展和协作路径。联合发起单位代表,来自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石晓冬院长表示,城市共创专委会的成立是为了破壁,建立一个开放、平等、活跃、交融的平台。城市是复杂的巨大系统,城市规划工作所涉及的多目标、多要素、多主体等问题,是任何一个单一学科都难以真正解决城市的复杂问题。因此必须用跨学科、跨行业的视角,将多方力量汇集起来。他期待越来越多有识之士会在这个平台上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携手为我们热爱的城市贡献智慧和力量。成立仪式的结尾,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石晓冬、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邱跃、北规院弘都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子毅、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张杰、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北京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戴俭上台为城市共创专委会揭牌。(嘉宾按姓氏笔划排序)圆桌讨论:城市共创专委会组织专家代表们参观了2021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城市分会场之“城市共创”展,并开展专委会首次专家代表圆桌研讨会。专家们从不同行业及群体需求的角度出发,以自身专注的领域为实例,围绕着城市共创专委会未来的发展、如何更好地实现城市共创、如何共同建设更好的城市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交流少龙:当日下午,城市共创专委会的成立活动暨系列主题沙龙也在同期开展。城市区域活力激发、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场所营造、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更新、包容性城市设计共4场主题分享同时举办,80余位城市共创专委会专家及共创合伙人出席并进行分享和热烈讨论。 未来,我们将借由“城市共创专委会”创造更多更频繁的对望、对话、互动与协作,聆听更多不同的声音,携手更多有思想,有理念,有才能的多元城市建设同行者,努力打破程式化和单一行业的疆界,同心论道、同向行动、同频共振。在城市生活的命运共同体之外,成为城市建设的“协作共同体”,共同勾勒出你我共创的城市模样。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新编制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围绕转变规划方式、保障规划实施、创新社会治理,提出要“发动群众参与城市治理,畅通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渠道,培育社会组织,调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性,形成多元共治、良性互动的治理格局。”近十年来,市规划院积极开展城市规划技术创新和规划公众参与实践,内容包含用地更新、交通环境改善、市政基础设施提升等方面,亦向社会治理延伸,形成了以老城、首钢、长辛店老镇等不同特色地区为代表的一批创新实践案例,在十年内三次获得住建部“人居环境范例奖”。其中,市规划院以老城史家胡同为试点开展了丰富而生动的社会创新实践,与朝阳门街道合作以责任规划师制度和社会组织为平台,不仅开展了居民参与式的院落、胡同微更新,更通过“胡同茶馆”居民议事会、史家胡同博物馆文化运营等软性手段初步建立起社区自治赋能和社区文化复兴的良性机制,赢得了普遍良好的社会评价。 为了更深入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城市更新创新实践,打造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2018年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共同推动成立了“社区培育基金”。该基金由爱心机构及广大公益人士共同出资建立,旨在通过多元主体参与和协作,从宜居、人文、环境等方面推动城市有机更新与社区渐进改善。基金揭牌仪式上,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赵蓬奇、市规划院副院长马良伟和社区培育基金副主任冯斐菲为基金成立致辞。中社社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赵蓬奇中社社会发展基金会赵蓬奇理事长指出:“社区治理核心问题是如何给社区居民一个很好的社区环境。我们的社区是需要培育的,今天社区培育基金的成立了,是一个有影响的大事情,我相信我们这支基金能够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北京市规划院副院长 马良伟北京市规划院马良伟副院长则表示:“社会组织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本次成立的社区培育基金是全国第一个从规划角度支持社区培育的基金,基金的建立为大家提供了新的平台和组织方式,期待更多汇聚社会力量给城市更新带来新的动力。”社区培育基金副主任 冯斐菲社区培育基金副主任冯斐菲表示:“我们在基层探索实施规划落地的路径已有近10年,也汇集了相关资源力量,所以我们自发形成了一个'社造联盟',如今我们与中社社会发展基金会走在了一起,社区培育基金成立了,我们也就会做更多接地气、直接为百姓服务的事情,培育共同的力量,推动社区规划落地与实践。”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社区培育基金发挥公益孵化价值,持续助力胡同微花园、“微空间·向阳而生”小微公共空间再生计划、“建党百年·服务百姓·营造您身边的百个公共空间”等试点实践项目,为城市更新和基层治理领域的创新模式探索做出宝贵贡献,支持项目荣获多项国内外学术与社会荣誉。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共同推动成立的“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社区培育基金”荣获“2021年度先进集体”称号
一、社区公约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大城市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城市规划的重点从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向城市建成区更新问题转移,规划的实施必须获得当地居民的理解和配合。自 1987 年民政部首次提出“社区服务”的概念起,行政型社区逐步转型为合作型社区和自治型社区,政府管理与公民自治相互配合的社区民主治理体系在逐步形成。在这样的背景下,赋予公众参与的权力并使其主动履行该权力,培育社区治理能力并不断提升居民归属感与自豪感,发挥居民力量协作共建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成为责任规划师扎根社区、起到“上传下达”纽带作用的着力点。北京老城历史街区是城市变迁的见证者,更是邻里守望精神的承载体。大杂院里生活空间的交叠、胡同中公用空间的有限,造成停车无序、公共空间挤占、邻里协作欠佳等问题普遍存在。2015年,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以史家胡同博物馆为依托,联合史家社区一起以“胡同茶馆”的形式推动居民制定《史家社区公约》。历时6个月,共计500余人次的参与,就文化传承、风貌保护、生活起居、服务管理、环境治安等多个问题进行探讨,大家一起制定出了23条行为准则、共计九百余字的中英文对照版《史家社区公约》。2018年,内务社区居委会、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通过五次讨论会,经过社区居民的群策群力,最后共同商讨出了20条社区公约、7条小巷公约和6条小院公约。二、小院公约在社区公约的基础上,结合居民自愿申请,团队选取了若干院落作为试点,针对院内问题编制小院(巷)公约。形成的小院公约被制作为公约牌的制作安装入院。它不仅是行为准则的展示品,还承载了信息栏、通知收发袋的功能,实现了一物多用。居民对此予以高度认可,认为公约牌在小院环境整治与维护、 信息布告通知、邻里关系和谐等方面发挥了切实作用。同时,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携手社区共同策划了居民签约仪式、公约绘本、宣传画征集、宣传片制作等活动,发挥了公约的宣传影响力和长效约束力,让公约内容深入人心,带动更多居民加入到自我约束、相互监督的社区自治管理队伍中。公约编制过以“胡同茶馆”讨论会模式,并以公共空间品质不佳、邻里缺乏协作等问题为导向,策划了不同主题的茶话会,发动居民参与讨论、建言献策,并调动居民专长,使得社区公约制定的全过程做到了居民“主动参与、主导撰写、自觉践行”。 项目得到了政府、居民、社会各方的广泛认可,也是责任规划师扎根社区,为做好物质空间改善而进行的软性文化培育,以此构建居民发声平台,为建立社区自治机制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其复制推广性较强。
小微公共空间面积微小,却承载着儿童嬉戏、老人健身、人们休憩交际等生活功能,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2019年到2021年间,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社区培育基金、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朝阳分局、北京市朝阳区民政局、北京市朝阳区农业农村局、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搭建平台,启动“微空间·向阳而生”朝阳区小微公共空间再生计划。项目采用公开征集的方式,面向责任规划师和街乡、社区征集居民身边的小微公共空间问题和改造需求。来自21个街乡的社区/责任规划师共建团队一共提交50份空间提案,经过综合评审、实地调研、团队培力、公众投票、专家评比,常营、南磨房、小关、双井和太阳宫5处小微公共空间获得来自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社区培育基金的10万元启动资金支持。在前期工作带动下,基层政府、责任规划师、社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社会组织、物业公司等多元主体协商共建,主动补齐实施经费、节约工程成本,实现落地改造。例如,常营乡福第社区楼间荒地改造为备受周边老人、儿童喜爱的“玫瑰童话花园”,场地占地面积约1380平方米,改造费用仅20万元,每平米造价仅140元左右。同时,政府部门的协同在“微空间·向阳而生”的落地项目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街道政府动员施工单位、物业公司本着公益态度参与实施、维护,调配财政资金,补齐工程预算缺口,促成项目建设完工;另一方面,通过部门协作,责任规划师制度、社区伙伴计划等创新工作理念深度融合,园林、交通、水务、电力参与项目答疑、提供管理支持,落实场地内的废旧线杆拆除、植物移栽等需求,为项目创造良好的实施条件。项目以创造有地区特色和归属感的社区公共空间为抓手,充分利用公益基金撬动社会多元参与,借助公益基金,精准链接政府、市场及社会各类资源,通过提案筛选、团队培力、方案设计、方案评审、落地实施共五个阶段,孵化形成 “政府引领、社会出资、责师出智、居民共建”的小微公共空间更新实施新模式。2020年10月,双井街道、太阳宫地区、小关街道、南磨房地区、常营乡5处体现参与式设计、大数据、儿童友好、适老化、无障碍等创新理念的小微空间实施完工,探索形成了“公共空间、公益基金、公开征集、公众参与”的“四公”工作方法,汇聚各方资源并带动其可持续投入,为城市更新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 改造前 改造后设计单位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十七工作室侯晓蕾老师团队供图 改造前 改造后设计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供图
微花园在老城里随处可见的自发的景观,它源于老百姓没有任何设计干预的一些日常设计,由此可以看到胡同居民对于生活美好的追求。北规院团队与中央美术学院十七工作室合作,通过调研、孵化微花园展览及工作坊、参与式设计与共建的方式,通过适当的艺术和设计介入提升居民自建的“微花园”品质。参与式设计的实践形式,不仅可以让园林知识和艺术深入寻常百姓家,提高大家的生活乐趣,加深对胡同四合院的景观特色和价值的认识;还能调动居民的积极性,自觉自愿地美化和维护公共空间,上下协作,共同探索老城景观复兴与营造之路。2018年7月,在史家胡同博物馆举办的首届微花园论坛与工作坊议题为“平民的景观——基于社区营造和多元生态的老城区景观”。核心思想是关注平民的景观,探讨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老城区景观的保护与发展问题。老城区景观由于空间和面积有限,我们应该思考如何通过社区营造的途径使这些特有的绿色空间得到更新提升的同时又能够保持住原有的味道和特色。微花园论坛与工作坊集聚各界力量,共同探讨并寻找老城区景观的有机更新路径,让人们认识到老城区景观特有的价值和应有的面貌。随后,团队通过发现社区需求、居民自发报名、参与式设计、展览策划、参与式实施等环节,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十七工作室和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联合团队,在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和史家社区的大力支持下,对史家社区6户居民位于胡同院落公共、半公共空间的微花园进行了在地提升和微更新设计改造。 2021年4月,中央美术学院建院十七工作室侯晓蕾团队与朝阳门街道、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社基金会联合发起,基于过去七年对微花园1.0的总结与延伸,启动朝阳门微花园2.0项目。项目以“1+N+∞”为工作路线,即打造一个微花园示范中心,辐射带动落地N个高品质微花园样板。微花园项目通过公众参与式营造活动激发公众热情,同时为热心居民赋能,带动无穷的居民和社会力量参与微花园建设,探索东四南历史保护街区微花园绿色微更新社会治理的提升路径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