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0-24 16:03:26
1958年,我国第一条综合管廊建于北京天安门广场。21世纪以来,北京市在综合管廊规划建设方面做了诸多研究和实践工作,2016年,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北京市综合管廊规划设计指南》,及时搭建了北京市综合管廊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的有效体系,制定“全流程”工作规程,创造性地提出“三阶段”规划,提出不同阶段不同情形下的规划技术原则和处理技巧,并给出可参照使用的示范案例,指导相关规划编制、建设项目设计及职能部门的技术审查,统筹和规范综合管廊规划管理工作,为北京市综合管廊项目的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获2017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二等奖。
市政管线直埋敷设与综合管廊敷设对比示意图
2015年编制的《北京市综合管廊布局规划》提出了北京市综合管廊的规划原则、主要目标及骨干布局,有针对性地对城市重点地区或特殊要求地区提出规划指引,为科学有序推进北京市综合管廊建设、助力新发展阶段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017年、2019年,依次开展《北京市综合管廊规划设计指导则》及其优化完善工作。为适应新时期发展的新要求,导则在指南的工作基础上,结合不同项目的规划编制实践经验,细化了综合管廊的层次分级,对标新版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合理的分区策略,彰显北京特色,强调规划建设高效、集约、经济、协调的综合管廊,充分发挥综合管廊支撑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构建的最大效益。
综合管廊附属构筑物与城市家具结合效果示意图
综合管廊附属构筑物与城市景观融合效果示意图
2019年、2021年,分别开展北京市综合管廊规划建设评估工作,系统梳理了综合管廊规划建设情况,对规划思路、目标规模、建设实施等情况进行评估,并与同期开展的综合管廊规划设计导则编制和建设项目形成反馈机制,提出对策建议并形成专报,促进了综合管廊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发展。
近10年来,编制完成北京城市副中心、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怀柔科学城、地铁新机场线、地铁7号线东延、地铁3号线等北京市全部市政综合管廊项目专项规划,充分发挥了综合管廊在市政干线系统联络、服务建筑项目市政接引、集中穿越重要节点等方面的优势,为构建多维、安全、高效、便捷、可持续发展的立体式宜居城市提供了重要保障。目前,北京市建成及在建综合管廊总里程约250公里。
综合管廊内空间实景图
通过科学合理的综合管廊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控制和引领作用,为提高城市市政管网系统的整体服务能力和安全水平、构建和完善市政管线的新型骨干网络、合理整合和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提升以人为本的城市交通和景观等相关功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